以原廠 17吋胎為準 (215/55R17)
ET=46,PCD=114.3,HUB=67
鋁圈規格解釋
以 16" 4H PCD 114.3 (或是4x114.3) 7J ET32 C/B:73 來說
16": 輪框直徑
4H : 4 hole的縮寫,中文會寫四孔。最常見從smart的三孔,到六孔都有。
PCD:就是那四個或五個輪圈孔,畫成的圓形的直徑,單位是mm,看下圖
4X100,就是四孔100mm的框。
常見的PCD值大概如下:
Fiat/Alfa: 4x98 or 5xx98
VW: 4x100 or 5x100 or 5x112
日系車常見: 4x114.3
Opel/SAAB: 5x110
Toyota/Subaru: 5x100
Peugeot: 4x108
輪框寬度:7J
越寬的框越貴,可以裝的輪胎胎寬也越寬。
輪框寬度(台灣俗稱J數)。
輪框寬度的單位是英吋,而台灣喜歡用輪框寬度的英吋數, 後面接的英文字J,J數來代表寬度,所以台灣人誤用的說法中, 1J=一英吋,也就是1J=2.54cm。所以你可以看看你輪框, 上面一定會有寫你的寬度,算一下就知道大概可以配多寬的胎了。
J:鋁圈的外脣形狀,有J跟JJ兩種。
J 跟JJ差別在於框的外唇邊,有沒有胎唇邊,J有胎唇邊,配重塊可以用夾的;JJ的是平的,只能用貼的。至於寬度都一樣沒有改變。
ET值
英文一般比較常說Offset(inset)。
ET值呢(要對照上圖來看), 就是輪框中心線(上圖的垂直虛線)到輪框內側跟hub接觸面的的距離
一樣的輪框,ET值越大輪框會越向車身內縮,ET值越小,會越向外凸出。 以上圖來說ET30跟ET45的差異就是這樣,想像一下,裝上去同一台車,一 定是ET30的比較外凸一點。
每台車能忍受的ET值範圍都不一樣,所以換框前做點功課是必要的,不要當成冤大頭了!
C/B,是Center bore的簡稱
就是HUB上會有的一個圓柱體,那個圓柱體的直徑。這個圓柱體不要以為他不重要,因為這個可是實際支撐鋁圈的地方,高速時會抖動,大概80%都是軸套(稍後會說)引起的,不可輕忽。
所以你只要看輪框內側,這個中心孔,就是所謂的CB了,一般通用型鋁圈都會做到73mm,這樣子只要孔數對、PCD對,無論裝甚麼車都裝得上去,只要裝個軸套即可...
這個黑色的就是軸套,裝上去之後,讓中心孔可以100%承受力道,高速也比較不會抖。當然,軸套也有分好或壞的,也有聽過,某個軸套裝了之後還是會不穩,換了一個牌子之後就好了...
常見的c/b值: BMW 72.6, VW 57, Fiat/Alfa 58.1